12月1日下午,彭康書院舉行2020級"探尋家庭故事,繪制親情地圖"感恩德育實踐活動表彰儀式。彭康書院院務主任葉明出席,書院全體輔導員和76名獲獎學生參加。
團工委副書記張璽晗宣讀表彰決定后,舉行了頒獎儀式。2020-2021年度,經書院認真籌備、廣泛動員,2020級共有840名同學參與到本次主題活動中,以“尋根”為切入點完成家史、家風的學習,共回收主題文章816篇,主題視頻175部,最終評選出64篇優秀文章和32部優秀視頻。對優秀文章將集結成冊,形成《2020級尋根文集》。

能制043班的郭懿文和013班的王梓濤兩名同學作為優秀作者代表朗誦了自己的文章,并分享活動的感悟。郭懿文以《家的燈,永遠亮著》為題作分享,“探尋家族故事,是對自己從哪里來的不停追問;而繪制親情地圖。則是對自己到哪去的深刻思考?!蓖蹊鳚浴断腋璨惠z,薪火相傳》為題,著重講述了客家族王氏的歷史變遷,并表示“王氏家訓‘謹言慎行,寬厚忍讓’的教誨,指引著我嚴于律己,寬以待人”。

與會人員欣賞了人居001陳子瑤同學和003曹佳佳同學制作精美的短視頻。在悠揚的吉他聲中,陳子瑤回到老家向奶奶借來了陳氏族譜,并簡要介紹陳氏家族的興衰榮枯。曹佳佳介紹了福建武夷山曹氏家族的生活環境、村貌、風俗、家風等。

來自藍田縣公安局、能動a002高思坪同學的父親作為家長代表發言。他用質樸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家族從白鹿原遷移的故事,肯定了書院舉辦這項活動對學生個人成長、家族凝聚、家風傳承的意義,是一堂生動的愛家愛國實踐課程。

葉明作總結致辭。他以《在家史家庭調研中汲取成長的智慧和力量》為題,從敬天法祖談起,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家風家訓的論述,指出現代的家庭文明離不開傳統的家風家訓的滋養。他希望彭康書院更多的同學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,一起從自己家族歷史、家庭成長,從各自家風家訓中汲取成長的智慧和力量。

本次活動,既是對2020級感恩德育實踐活動的總結,也是對2021級感恩德育實踐活動的預熱。表彰儀式作為彭康書院新生養成教育活動,全體大一新生線上打卡觀看,同學們不斷發送彈幕表達見解,氣氛熱鬧活潑。

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要務,其中,德育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彭康書院重拾中國傳統教育對于人文教育的救治之道,把道德素養提升作為成長成才的核心基石,感悟家庭、孝行父母、回饋社會,重鑄新時代新青年自強不息、厚德載物的精神動力,開展“探尋家族故事,繪制親情地圖”感恩德育實踐項目。項目自2006年啟動,至今已運行十五年。